相关问答
走私和代购的区别主要是法律概念不同。代购是民法上的代理或者销售行为,而走私是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
海外代购只有是主观故意,才构成走私行为;非故意只能算违规,不属于走私。 根据我国《海关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严格来说,除了主动申报纳税,代购都是走私行为,是否犯罪看是否达到起刑点。代购合不合法主要还是看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 根据我国《海关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
海外购买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不是违法行为。因此,经营代理购买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注意代理购买时必须向海关报告。否则,一旦被发现,就有可能被定性为走私。具体来说,根据2014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入境货物.货物监督事项的公告,海外购买必须符合相关规定:1、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支付企业.海关监督场所经营者.物流企业等,必须按规定通过电子商务报关服务平台适时向电子商务报关管理平台发送交易.支付.仓库和物流等数据。2、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应在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申报前,分别向海关提交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3、电子商务企业在以货物清单方式办理申报手续时,应按一般进出口货物相关规定办理免税手续,提交相关许可证书的总结形成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向海关申报时,无需再次办理相关免税手续和提交许可证书。个人在以物品清单方式办理申报手续时,应按照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有关规定办理征免税手续,属于进出境管制的物品,需提交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4、海关按规定对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进行风险布控和查验。海关实施查验时,电子商务企业.个人.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应按照现行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等有关规定提供便利,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应到场或委托他人到场配合海关查验。
一提到走私犯罪,一般人直观地认为在海上偷运货物的行为,往往对内陆也会发生走私犯罪案件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走私罪的概念要宽泛得多。走私罪的法律概念是指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对走私犯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走私犯罪既可能发生在沿海沿边地区,也有可能发生在内陆地区;既可能发生在通关环节,也有可能发生在合法进口后的其他环节,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逃避了海关监管。比较常见的走私犯罪是行为人采取伪报、瞒报、低报、伪装、藏匿等手段进出境;还存在不经过海关私自进口或在海上私自贩运的走私犯罪,这种行为多发生在沿海、沿边地区;行为人先合法地进口货物、物品(主要是指保税货物和特定减免税货物),而后违反规定擅自销售牟利的,也是一种走私犯罪形式。在内地海关缉私警察查获的走私犯罪案件中,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形。另外,向走私人直接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的,也可构成走私犯罪,因为这种行为对走私犯罪起帮助实现或者诱发的作用。 认定一种行为是否构成走私犯罪,光有窝藏、夹带、倒卖等行为还不够,还要审查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走私犯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行为人故意逃避海关监管。过失行为不构成走私犯罪,如行为人不知道自己携带的物品是文物未向海关申报,出境时被查获的,由于其并非故意欺骗海关,则不构成走私犯罪。实践中,为了避免行为人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而违反海关法规,进出境口岸都有相关提示,办理报关等比较专业的工作,则要求由具有一定资质的报关员进行。 其次,并非所有的走私行为都作犯罪处理,必须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才构成犯罪。如个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税的税额达到5万元,走私淫秽影碟50张以上的,才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走私犯罪一般发生在货物的进口环节,即违法进口才存在走私。但特定货物违法出口也构成走私,如文物等。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四款的规定处罚。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五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2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6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