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担保合同的生效形式有保证合同的生效、抵押的生效、质押的生效,借款合同纠纷中的担保,无论是保证,还是抵押、质押,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 所谓...
担保合同的生效,根据其生效要件不同,可分为担保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和担保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 一、一般要件 担保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指欲使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担保合同的无效,债权人、担保人都有过错。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债权人过错的多少是确定担保人承担责任大小的关键。在债权人无过错的情况下,适用上述规定。在债权人全部过错的情况下,担保人不承担任何责任,例如,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的担保,保证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在债权人、担保人都有过错时,要看双方过错大小,根据双方过错的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由债权人和担保人分担。
担保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指欲使已成立的担保合同发生完备的法律效力而应当具备的法律条件。合同生效的要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的标准。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担保合同要生效: 一、要确定主合同是有效的,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二、担保合同的签订主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法定的担保资格,担保的内容不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担保合同必须合法方才有效; 三、达到担保合同约定的生效要件。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