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2条、故意杀人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轻微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综上,故意杀人属于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法所打击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之一。但是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以及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也已逐步实现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对于有计划有目的犯罪动机强烈主观恶性极其深的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一般按照故意杀人罪最高量刑原则予以处罚对于因双方对矛盾的处理不理智所导致的激情杀人临时起意杀人鉴于其社会危害性要比上述表现要轻微在量刑上也会适当予以从轻对于受害人存在巨大过错的犯罪嫌疑人虽然存在主观上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但是鉴于受害人对于自身死亡后果的发生存在巨大过错等原因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一般适用于故意杀人情节轻微予以量刑!对于具体案件的具体分析实现了司法实践之中的罪与罚相适应的原则让犯罪分子及其家人以及社会大众对于刑法维护社会核心稳定打击犯罪,实现公平正义的核心原则予以逐渐的认可从而提高了法律的公信力!是值得赞扬的!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相关法条: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