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一定要谅解书,是否判缓刑需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判断。...
大多数人害怕犯法后被判处刑罚,尤其是实刑,会积极与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沟通,争取获得刑事谅解书。所以没有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吗?能否判处缓刑,取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能否判处缓刑,取决于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受害人的谅解只是判处缓刑时的一个参考而已。
被害人谅解,只是从轻处理的一个酌定情节,与是否判处缓刑没有必然联系。 1、有了被害人的谅解,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或者是累犯的,不得判处缓刑; 2、有了被害人的谅解,即使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具有社会危害性,仍然不得判处缓刑。总之,是否适用缓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及其他情况综合加以判断,一般来说,犯罪情节较轻,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放到社会上再进行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可能性小的,可以适用缓刑。
如果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罪等轻微的刑事犯罪案件,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并且不是累犯,可以判缓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