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的处理方式有:首先,效力待定合同可以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不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其效力是否发生尚未确定,而有待其他行为使之确定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首先应是已成立的合同。其次是其效力状况不确定,不确定的原因是在于该合同不符合有关合同生产要件的规定。 因此,其效力处于悬而未决状态,即可能转变为有效合同,也可能转变为无效合同。而决定效力未定的合同归于有效亦或无效则取决第三人的行为,该第三人称为承认权人。如果有承认权人的承认该合同,合同即为有效,而若拒绝承认,合同则归于无效。
这是一个效力待定合同,而不是确定无效的合同。 关于效力待定:即合同已经成立,但是其效力需等待具有形成权的人来表示认可或者否定,该人在法律上被称为形成权人。形成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决定了合同的效力——比如他认可“现任妻子”的行为则合同确定生效,相反他不认可,则合同归于无效。 法律为你设计的救济途径为:在合理时间内对形成权人(即产权人)发出催告,除此之外,你是被动的。不能以你提问中的理由解除合同或主张无效。
除催告权外,相对人还有权撤销合同。这里的撤销权是指合同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认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前,撤销对限制民事行为人的意思。但相对人撤销此类合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撤销意味着法定代理人在追认前必须作出,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相对人不得撤销。2、只有善意的相对人才能撤销合同。相对人作出撤销意思表示时,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构成撤销此类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适应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对方可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追认。法定代理人未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在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撤销应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终止代理权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代理人认可的,对代理人无效。相对人可以督促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追认。如果代理人没有表视为拒绝追认。在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行为。撤销应以通知的形式进行。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对其损害请求赔偿。但赔偿范围不得超过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追认时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应当按照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