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相关法律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
相关法律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的解除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符合条件即可。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
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撤销后不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的法律依据: 1.根据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2.根据2005年实施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案件中止执行、终结执行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北京高院中止、终结规定》)第十二条至第十四条的规定,终结执行分为“生效法律文书的终结执行”和“本次执行程序的终结”。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生效法律文书终结执行”的情形有:(1)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2)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4)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被注销,且工商登记档案中未注明义务承受人的;(5)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本次执行程序终结”的情形有:(1)申请执行人撤销执行申请的;(2)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清偿债务,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3)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吊销营业执照,经查无可供执行财产的;(4)立案后,人民法院6个月内查找不到被执行人财产,且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线索的;或者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后3个月内,人民法院查找不到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申请执行人也不能提供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线索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