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家暴,就要报警,拿到报警回执,申请验伤,保存医院门诊病历等资料。...
关于家暴的法律主要是《反家庭暴力法》。其中包括何为家庭暴力以及遭遇家庭暴力之后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以及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遭遇家庭暴力不要忍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家暴证据如下: 1、被打伤的照片。 2、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情鉴定。 3、遭受暴力就要及时报警,留下几次报警的证据。
遭遇家庭暴力,在离婚时,当事人可以提交报警记录、处罚单、医院病历或者诊断证明、照片等证据用以证明家暴的存在。 离婚证明家暴行为的证据有: (一)伤情照片:受伤后及时拍照,证明关联性; (二)诊疗记录:及时就诊,留存医疗本、诊断证明、医疗报告、住院病历等; (三)报警记录、警察笔录、伤情鉴定报告、告诫书: 1、尽量打“110”报警,110报警有报警记录留存; 2、记录出警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将来调取证据; 3、当时无法报警的,事后应及时报警; 4、必要时可要求警察给双方做笔录、依程序进行伤情鉴定、出具告诫书等; 5、家庭暴力受害人不方便报警时,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保证书:施暴方道歉时,要求其本人书写,可留存备用; (五)证人证言:受害人应积极寻求亲友帮助,知情人可作为证人作证; (六)录音录像:可事先准备,可在暴力发生时尽量逃往有摄像头的公共场所; (七)相关机构证明:受害人可以求助居(村)委会、对方用人单位、妇联、学校等机构。
中国出台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法分为六章,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1、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 家暴是对家庭成员权利的侵害,包括精神上的伤害、身体上的伤害、性方面的伤害和经济方面的伤害等。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办案过程中法官就要对家暴进行判断,如果法官判断不了,也有引入专家证人这样的机制,可以请专家来判断是不是暴力。法官也会借助于其他的技术手段,例如请法医鉴定验伤。 2、同居暴力受保护 恋爱、同居关系中的暴力,与婚内暴力有着相似之处,都是隐蔽性高、公权力不容易察觉。同居之后分手的情侣、离异夫妻,这些关系都包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未婚同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为保护这部分人群的权利,反家暴法附则中还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5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