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必须保护现场并抢救伤者和财产。 2、详细描述肇事经过的书面材料必须被提交。 3、若造成财产损失,公安机关将进行车...
1、交通事故自认全责的后果是需要承担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外所有的赔偿。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交通事故调解可能出现的四种结果有: 1、交通事故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 赔付款由当事人自行交接,当事人要求交通警察转交的,交通警察可以转交,并在调解书上附记。 2、交通事故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交通事故调解终结书应当载明未达成协议的原因。 3、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调解过程中放弃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结调解。 4、调解书生效后,赔偿义务人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驾驶员若决定放弃现场并延误事件处理,可能给驾驶员带来多个层面的深远影响: 1. 法律责任: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立即停止行驶,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来维护现场安全。若驾驶员选择不去径直处理或者延误事件,就可能受到指控为交通肇事逃逸,进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其中包括罚款、吊销驾驶执照等多种严厉处罚。 2. 赔偿责任:在如交通事故这类事件当中,驾驶员有过失责任时,需积极向受害方责任人支付赔偿款。若未能及时处理事故,就可能导致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治疗,进一步恶化其伤势,从而使赔偿总额上升。 3. 保险问题:对于购买汽车保险的驾驶员来说,若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报案或不恰当处理此事,可能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理赔进程。一些保险公司甚至可能针对迟迟不报案或不恰当处理的事故设有限制条件或拒绝赔偿,从而让驾驶员无法得到全方位或部分性的补偿。 4. 社会声誉:在面对此类事件时,驾驶员若选择拖延处理,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会对其个人形象和信誉度产生严重打击。因此,驾驶员应该主动地去面对问题,承担起自身应尽的责任,而非选择逃避或者不当处理。否则,他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会对其个人的形象和信誉度产生严重打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5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