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关于工资支付方式: 1. 如果为用人单位工作,劳动者可选择以下途径要求支付工资: a. 向当地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
1、收集必要的证据 劳动者应当妥善保管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招聘简章、记录、劳动合同、职工名册、考勤记录、上岗证、出入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您遇到了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您可以报警。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然而,由于老板拖欠工资可能属于劳动纠纷,因此报警后可能会遇到处理困难。在实践中,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1. 与老板协商。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您可以先尝试直接与老板协商处理。 2. 向劳动部门投诉。投诉时,一般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后,由其责令老板及时支付工资。 3. 向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工被拖欠工资,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讨工资,将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一旦离职,您将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4. 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您尝试了以上方法仍然无法拿回工资,那么您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处理。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将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些情形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用人单位需按月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若未按约定支付,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若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同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 2. 若用人单位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银行账单和身份证复印件。 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法规定,临时工递交辞职书后,三天后,不管工厂同不同意,都可以自离,工资全额发放。这是劳动法给予劳动者的权益,学会用劳动法来与厂里协调,协调不成,可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部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