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1年诉讼时效...
不同的案子诉讼时效期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是三年。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案件称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为一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我国《》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一般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民法通则》第137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1、普通2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民法通则135条)2、特殊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3、特殊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4、特殊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5、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137条)所谓民事诉讼就是当事人因为权利或者其他利益受到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胜诉权的法律制度。虽然起诉法院会受理,但法院查明超过诉讼时效,会判决驳回.我国的诉讼时效,有如下四类 1、通常情况下是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特殊时效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⑵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⑶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⑷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其他还有如《担保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 3、特殊时效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4、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遇到问题不及时的采取措施寻求法律制度的保护的话,其实就是当事人主动的在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合法权利。而在必要的情况下选择起诉肯定会影响到诉讼时效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诉讼时效的限制才在某种程度上提醒当事人自己合法的权益也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8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