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以及具体伤情,可能赔偿以下16个法定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整容费、后续治疗费...
由于交通事故赔偿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各省标准,告知通用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供你参考: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因省份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区别到县区,山东省的标准都是一样的。2008年交通事故处理有关数字标准 行业名称 年 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4265 39.8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9667 26.48 农民人均纯收入 4985 13.66 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3622 9.92 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7290 13645(半年) 农、林、牧、渔业 18576 50.89 采矿业 34636 94.89 制造业 21147 57.94 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 29957 82.07 建筑业 22954 62.89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29743 81.49 信息、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8474 105.41 批发和零售业 20929 57.34 住宿和餐饮业 14976 41.金融业 44657 122.35 房地产业 21508 58.9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138 60.6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3635 92.1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9309 52.9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0238 82.84 教育 27680 75.84 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 28326 77.6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1684 86.8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6089 71.48
被害人死亡,司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司机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刑三年以下,并赔偿死者家属经济损失,双方协商不成,死者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司机赔偿: 1、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2015年度福建省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5元/年×20年;农村居民:2015年度福建省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3元/年×20年); 2、丧葬费:2014年福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4235元/年÷12个月×6个月; 3、交通费:死者亲属处理丧葬事宜支付的交通费,凭票据; 4、精神损害抚慰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没有此项。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1)赔偿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2)赔偿期限:①未满60岁,自定残日按20年计算。②60岁以上,每增加1岁,从20年中减1年。③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A、60岁以下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 B、60岁-74岁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C、75岁以上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 2、残疾辅助器具费=每具假肢费价格×20÷假肢适用年限+假肢维修费用 法院一般按照普通适用型的标准确定假肢费用,实践中支持20年。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平均工资一般参照省统计局公布数字计算。 4、被扶养人生活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1)赔偿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 (2)赔偿期限:①未成年人,计算至18岁。②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岁以上,每增加1岁,从20年中减1年。③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3)赔偿限额:被扶养人有数人,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A、18岁以下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B、18-60岁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C、60-74岁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D、75岁以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年]÷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浙江省一般参照30元—15元的标准计算 6、医疗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的,按固定收入计算。 (2)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 (3)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收入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8、护理费可以参照误工费标准计算 9、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年限 (1)赔偿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2)赔偿期限:①未满60岁,自定残日按20年计算。②60岁以上,每增加1岁,从20年中减1年。③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A、60岁以下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B、60岁-74岁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 C、75岁以上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费用 1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12、后续治疗费=医生建议可能产生的费用 13、精神损害费=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一般最多不超过5万元 14、直接财产损失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 15、车辆停运损失费=车辆停运期间实际发生的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4人已浏览
619人已浏览
378人已浏览
4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