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诉讼途径解决方式: 1、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的,也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交警将肇事车辆放车。 2、收到责任认定...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行政诉讼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医患双方中任何一方如对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纠纷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可以以作出具体处理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裁判的法律制度。应当说,行政诉讼不是一种可以不与其他方法配合而单独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它是与行政处理配合使用的,只有在当事人对行政处理解决不服时,才有可能被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在医疗纠纷行政诉讼中,对医疗纠纷作出行政处理的卫生部门是当然的被告,而由于这种处理既有可能侵犯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也有可能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医患任何一方均可作原告。这里需要讨论的一点是,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可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项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而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规定,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合法机构。从这里似乎可以得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可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结论。但是依据行政诉讼法理论,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不是行政机关,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受委托的行为而不是被授权的行为,其鉴定结论只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依据。因此,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不应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
一、起诉 1. 将诉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并进行立案审查。 2.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一旦交费成功,法院将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当事人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3. 法院在受理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当事人,并要求其在15日内进行答辩。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后,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排期开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进行公告。 4. 开庭审理时,法院将宣布开庭,并核对当事人身份。合议庭成员将在宣布开庭时告知当事人。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法庭调查时,当事人可以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并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作证时,需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并出示相关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当事人可以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并进行法庭辩论。 5. 在法庭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调解书内容,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判决,当事人可以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二、上诉 1. 上诉人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 2. 法院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3. 二审审理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当事人可以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4. 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话,予以立案。证据交换后,上诉的裁定将直接进行裁决。在上诉的判决开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公告。 5. 在法庭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调解书内容,或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交通事故发生后,虽然查明了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了交通事故责任,也确定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也可能对损害赔偿无法达成协议。对此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 一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有争议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进行协商,以促成争议的解决。 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一种是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是不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作出判决。根据这一规定,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有权在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两种方式中进行选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人已浏览
62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4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