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委托借款合同需写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委托借款的种类、币种、数额、利率、还款期限;代理人的权限;代理的时间;以及各当事人的签名或...
委托代理合同应当注明以下内容: 1、委托代理合同名称; 2、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信息; 三、委托事项、委托权限、委托期限;四、双方其他权利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 简介: 委托人及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已在业务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委托资金来源必须合法及具有自主支配的权利;申办委托贷款必须独自承担贷款风险;需按照国家地方税务局的有关要求缴纳税款,并配合受托人办理有关代征代缴税款的缴纳工作;符合业务银行的其他要求。
委托贷款合同是一份三方合同,三方分别是委托人(出资方)、受托人(银行)、贷款人。1、等额本息定义: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等额本息又称为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个人购房抵押贷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则还款的方式之一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即从使用贷款的第二个月起,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计算公式如图:P:贷款本金R:月利率N:还款期数其中:还款期数=贷款年限×12速融100可以查看贷款方面的知识2、等额本金定义: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适合于有计划提前还贷。等额本金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一种计算非常简便,实用性很强的一种还款方式。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由于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例如如中国银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每季还款额=贷款本金÷贷款期季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季利率
房屋委托合同甲方:****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乙方:*****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加强对临建商业用房的租赁与日常管理,保障房屋的正常使用,及有效短时间回笼资金,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签订本委托管理合同,以便共同遵守。合同事项如下:自用1200平方米),委托给乙方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服务、经营。事项(二)委托管理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主,相互促进,体现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三)委托管理形式确定管理目标,经济指标,实行独立经营责任制。(四)委托管理期限委托管理期为五年,自2001年12月1日起到2007年11月31日止。(五)双方责任、权利、义务1、甲方责任、权利、义务(1)依照本合同规定,将委托物业委托乙方实行独立经营管理。(2)按相关规定,负责办理使用手续。(3)负责向乙方提供本物业工程建设竣工资料一套并在乙方管理期满时予以收回。(4)不得干涉乙方依法或依本合同内进行的管理和经营活动。(5)委托乙方对违反有关条例及本合同的行为进行处理,包括:罚款、责令赔偿经济损失,以停水、停电等措施对无故不缴有关费用或拒不改正违章行为的责任人进行催交、催改。(6)协助乙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7)政策规定由甲方承担的其他责任。2、乙方责任、权利、义务(1)遵守各项管理法规和合同规定的责任要求,根据甲方授权,对委托物业实施综合管理,自觉接受甲方检查监督。(2)接受甲方对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帐目的监督并报告工作。(3)有权依照甲方委托和本合同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4)在管理期满时向甲方移交全部房屋及有关财产、全部管理档案及有关资料。(5)在管理期间有关管理费用和出租房屋所得收益由乙方支配及处理。(6)管理期间房屋维修养护由乙方负责维修,费用由甲方负责。(7)管理期间甲方使用房屋所产生的收益由乙方负责支配。(六)合同更改、补充与终止1、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本合同条款进行修订更改或补充,以书面合同为准;2、合同规定的管理期满,本合同自然终止,各方如欲续订合同,须于期满前六个月向对方提出书面意见。(七)其他事项1、本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拒之原因造成经济损失,双方应相互体谅,共同协商,合理分摊。2、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3、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甲方(签章)乙方(签章)日期:日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08人已浏览
763人已浏览
571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