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隐名股东不是公司的股东,而是实际的投资者。隐名股东是指以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中记载的投资者。隐名股东不能享有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也不能限制著名股东将其投资形成的股权转让给他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隐名股东的说法,那么如果我们想把隐名股东转化为显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直接适用《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的对外转让股权规则。首先,名义股东和实际投资者必须达成股权转让协议,才能谈其他股东的同意,其他股东的同意才有意义。只有一半以上的其他股东同意,不能代替明名股东做出处分意思和行为。隐名股东不得主导公司变更股权登记。毕竟明名股东虽然叫明名,但明名的定语并不限制其股东权利本身。他有完整的股东权利,隐名投资关系只作用于隐名股东和明名股东之间,隐名股东不得无权处分。如果名义股东不同意转让,在约定股权转让义务时不愿意转让其股权。此时,实际投资者只能主张名义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并根据其与名义股东的隐名投资合同关系,要求其履行合同约定,处分股权所支付的债务。通过法院判决的强制力取代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意思,从而做出股权处分行为,满足股权转让的要求,促进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1、隐名股东依合法行为而产生。隐名股东的产生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 2、隐名股东依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产生。这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隐名股东问题所涉及的实质是一种合同, 二、是隐名股东涉及的直接当事人为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 3、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6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