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主要是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违法所得,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处以罚款; 3、侵犯著作权...
如果符合合理使用,那么不构成侵权。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12种合理使用的方式: 《著作权法》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 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盗用他人作品属于违法行为,这属于涉嫌侵犯著作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用他人作品进行创作,是公民在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法律允许公民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评论某部作品等目的,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引用要求客观准确,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他人作品的原意。对于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行27条规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引用的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2)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这主要是一个引用适量的问题,例如某人写了部法学专著,为使内容更充实、有趣、具有吸引力,该作者将一部案例专著中的案例引用于作品文中,作品完成以后计算为80万字,其中案例专著中案例就占了50万字,这样引用他人作品,不仅在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而且其引用的目的也不符合法律的要求。(3)引用作品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这里主要是指引用作品的风格、意图和表现手法,不能任意歪曲、篡改、割裂原作品,并应按《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作品中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称。不能借引用为名达到剽窃和抄袭他人作品的目的,更不能借引用作品而擅自公开他人未发表的作品,从而侵犯作者的著作发表人身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42人已浏览
514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