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对于故意伤害行为,所可以作为立案依据的相关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医学鉴定报告、录音录像、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故意伤害行为根据伤害后果不同,分为轻伤、重伤与伤害致人死亡三种情形。必须造成轻伤以上结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犯罪主体方面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一般主体的案件,需要常住人口登记表或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等。 (2)对于是否已满14周岁16周岁和18周岁边缘年龄的查证,应当广泛收集相关证据,如医院出生证明,出生地邻居或相关证人关于犯罪嫌疑人年龄情况的证言,个人履历表或入学、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记表中有关年龄的证明等;仍有争议的,应采用“骨龄鉴定法”,并结合其它证据予以认定;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年龄的,应当按照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原则来认定其年龄。 (3)犯罪嫌疑人不供述真实姓名、年龄且无法查清的,应当按照其绰号、自报的姓名和年龄等情况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编号起诉,同时在起诉书中附具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4)犯罪嫌疑人的言行举上反映其有患精神病可能的,应当作司法精神病鉴定;犯罪嫌疑人的言行举止或其家族遗传病调查、近亲属证词反映其可能患有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的,应当作诉讼行为能力鉴定。 (5)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的材料,如犯罪嫌疑人系累犯,要有前罪的刑事判决书和释放证明,以确定前罪名和具体刑满释放的时间;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和检举情况的,要有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说明,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的检举要在判决前查证清楚。
定罪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犯罪主体: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主观方面:有实施诈骗的故意。客观方面:对方被骗并其提供相应的资金。 第二,犯罪金额达到属于较大。 第三,没有过诉讼时效。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五十一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故意伤害的立案证据: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2)被害人、现场目击证人、知情人的证言。 (3)刑事科学技术鉴定。 (4)现场勘验要全面客观反映出现场的具体地理位置、方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