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很高兴为你解答刑事拘留后要走哪些程序 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严厉程度仅次于逮捕,属于在侦查阶段适用的较重的强制措施。走程序也就是进入...
刑事拘留后处理程序: 1、拘留期内未查明犯罪事实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继续调查; 2、撤销案件的,释放被拘留人,并出具释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如果你对判决不服,可以有10天的上诉的权利,如果没有异议,就在第十一天开始执行。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3.《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分为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分别由公安、检察、法院主导。 刑事拘留属于侦查阶段,拘留的期限最长37天。期满后,相关机关将根据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比如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1、目前处于侦查阶段的刑事拘留,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超过37天可以要求变更强制措施,现在已经采取了取保候审的方式。2、如果该案以诈骗罪起诉的,就是一个刑事案件,取保候审后的程序包括公安机关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审查完毕后移送法院审判。3、当侦查终结后,认为不构成犯罪或不需要刑罚处罚的,也可以不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认为虽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不需要刑罚处罚的,也可以不移送法院。4、在侦查阶段,建议搜集相关证据证明不存在诈骗的犯罪事实,由于无法根据具体的情节作出判断,建议咨询律师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2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