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房屋拆迁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搬迁与集体土地上房屋征地拆迁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补偿方式也不同。 一、国有土...
1. 如果菜地遇到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需要征收土地的情况,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相应的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房屋纠纷的法律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民事性质的房地产纠纷和行政性质的房地产纠纷。对于不同类型的房产纠纷,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1. 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包括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行为引起的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拆迁补偿、安置等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主管部门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3. 单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纠纷,由本单位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解决。 4. 因违章建筑引起的房产纠纷,以及因违章建筑的认定、拆除引起的纠纷,行政机关不依法处理或处理不当,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作为行政案件提起诉讼。但是,当事人以违章建筑物为标的发生的买卖、租赁、抵押等民事纠纷以及因违章建筑妨碍他人通风、采光等引起的相邻纠纷,可以作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诉。
一、起诉 1. 将诉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并进行立案审查。 2.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一旦交费成功,法院将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当事人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3. 法院在受理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当事人,并要求其在15日内进行答辩。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后,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排期开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进行公告。 4. 开庭审理时,法院将宣布开庭,并核对当事人身份。合议庭成员将在宣布开庭时告知当事人。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法庭调查时,当事人可以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并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作证时,需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并出示相关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当事人可以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并进行法庭辩论。 5. 在法庭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调解书内容,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判决,当事人可以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二、上诉 1. 上诉人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 2. 法院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3. 二审审理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当事人可以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4. 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话,予以立案。证据交换后,上诉的裁定将直接进行裁决。在上诉的判决开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公告。 5. 在法庭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调解书内容,或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违建建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违章建筑。要确定违建拆除是否具有补偿,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违建。目前,我国对于违建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意见。通常情况下,违建是指未取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原址、选址建房意见书),在规划区以外建设,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拆除违建建筑,通常不会给予补偿,而且严格来说,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但关键问题是,许多地方以“违建”的名义拆除的建筑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违建。例如,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未经审批而建造的家庭唯一住房,以及地方政府实施的一些临时政策导致的违法建筑等。在这些情况下,违建的存在具有正当性,不能轻易将其认定为违建。如果遇到拆迁或拆除,除了应当给予补偿外,还应按照法定标准足额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7人已浏览
787人已浏览
16人已浏览
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