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判决缓刑,应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而不必通知派出所。...
如果法院当庭宣判缓刑的,法院在宣判后会变更强制措施或将被告人当庭释放,也就是说被告人是能立即出来的。《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我国刑法典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二)我国刑法典第73条第3款规定,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认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认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 (1)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出抗诉的,从判决之日起经过10日生效,即为判决确认之日(死刑判决除外)。 (2)对于上诉或者抗诉的案件,二审判决宣告之日即为判决确认之日。 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得折抵缓刑考验期限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超过一个月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被法院判缓刑后,法院把判决书,社区矫正材料等移交给当地司法局的社区矫正办公室,你需要去报到,不是司法局通知你,定期回报思想工作,建议你主动去司法局联系矫正事宜。《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