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可以。有借条一般不能告诈骗罪,借条是书面合同。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属于诈骗行为的,属于一般借款行为。诈骗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
依据诈骗案件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数额在3000-10000元,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30000-100000元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不属于诈骗行为,而是属于借贷双方的民事纠纷。其借条已经显示偿还借款了,借贷款人若要起诉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其已还款借条是无效的,再证明借款人并未偿还借款。
借钱没写欠条,到期不还款凭手机短信可以告他。借条是借款的主要证据,没有借条,借款的电话录音、短信、聊天记录及银行转账凭证等都是借款的证据,如果到期不还款,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不属诈骗吧,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以上回复,可以参考比对,不清楚,可以到律师咨询贴吧访问,看律师的解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39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26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