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出卖人(以下简称甲方):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就房屋买卖事宜经过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自愿将年月日,在处购买的座落...
甲方: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甲方自愿将位于内楼房一套出售给乙方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自愿将位于南京路安置小区一幢二单元806室,面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 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事宜,经自愿、平等、友好协商,达成转让协议如下: 一、宅基地坐落、面积 甲方将拆迁所得的坐落于浏河镇紫薇园三期内的宅基地转让给乙方,具体位置编号和面积由乙方(以甲方的名义)竞买或摸号后确定。 上述宅基地的使用权归乙方享有。 二、转让金额 该宗地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5万元。 三、付款方式及期限 乙方在甲方原房屋拆除后3日内向甲方支付人民币2万元,余款在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并交付给乙方后3日内付清。 四、房产归属 1.在该宅基地上的房屋由乙方自行出资建造,房产归乙方所有。 2.建房手续由甲方配合办理,所涉费用由乙方承担。 3.房屋建成后,在法律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甲方应无条件配合乙方将土地证和房产证办理到乙方名下,所涉的相关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楼主,以下情况请你注意哦:1、《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2、另外,请查找你所在省的《XX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之类的地方法规的具体规定。3、还有,宅基地只能供本村村民使用,外村人购买宅基地,属无效合同。4、法规中的“出卖”,是指“住房”,而不是宅基地本身——那是不能买卖的。村委会也没有买卖宅基地的权力。5、非农村户口者,不具有土地的使用权,即宅基地;户口在农村的居民,也只能使用一处宅基地;宅基地的使用权应通过申请的方式取得,而不是以“买”的方式获取。6、楼主,如果你的情况不符合上面说到的内容,你应该不能办理你想要办理的一切手续——如果你们那里的政府相关部门是懂法的话。建议楼主:关注一下土地法规,看看你的买卖行为是否合法。等到日后把你刚刚盖起来的房子,当做违章建筑而被拆除时,悔之晚矣。周先生给他派分00
范本如下: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身份证号码 住址: 甲、乙、丙三方就合作开发土地一块的相关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以甲方名义从购得的位于的土地平方米(以下简称“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与乙、丙双方合作建设房屋。 二、出资比例。甲方同意由乙、丙双方按照2:1的出资比例共同分担房屋建设资金投入。现经初步估算建设资金总投入为30万元,乙方出资人民币20万元,丙方出资人民币10万元,用于在该地块建设房屋一栋,房屋总建筑面积暂定为平方米,共层(资金以乙、丙双方实际投入为准,房屋总建筑面积以最后测量为准)。 三、乙、丙双方分期将各自出资额以转账方式缴交到甲方指定银行账号(账号),由甲方妥善保管并全部用于房屋建设。 四、本协议签订之前,乙方已于2011年3月日将肆万元以转账的方式缴交给甲方,丙方已于2011年3月日以转账的方式将贰万元缴交给甲方。 五、三方同意指定甲方为代表,负责房屋的建设、监工、购买建筑材料、支付建设费用、办理报建等相关事项。 六、房屋建筑面积如需增加或者减少,甲方需征求乙丙双方的意见, 七、房屋建成后,甲、乙、丙三方对房屋所有权及其有关收益约定按份共有,具体份额为:甲方拥有15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剩余建筑面积由乙、丙双方按出资比例(即2:1)分割拥有。 八、如因国家政策征收房屋,拆迁补偿款的相关协议由甲方负责签订,但必须是在甲、乙、丙三方一致同意拆迁补偿款的相关协议内容的前提下,甲方才可签订。 九、房屋因拆迁而取得的补偿款按甲、乙、丙各自所拥有的建筑面积分配,即甲方取得150平方米的补偿款,剩余建筑面积的补偿款由乙、丙双方按出资比例予以分配。 十、若该房屋被征收之前,因不可抗力、被政府部门认定为违章建筑进行强拆、自身质量问题倒坍或其他因素灭失后,甲、乙、丙三方共同分担风险。因政府征收该地块而取得土地补偿款的,甲、乙、丙三方同意按以下方式分配:甲方获得补偿款总额的20%,乙方获得补偿款总额的50%,丙方补偿款总额的30%。 十一、本协议签订前,该地块如存在抵押、债权债务纠纷或其他客观原因而导致本协议签订后无法在该地块建设房屋的,甲方应将出资额如数返还给乙、丙双方。 十二、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共同协商,并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十三、本协议壹式叁份,甲、乙、丙三方各执壹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十四、本协议经三方签字后即生效。 日期: 日期: 日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5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