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遗赠人须有遗嘱能力; 2、遗赠人须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遗赠人的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4...
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规定被继承人可以与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定立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遗赠抚养协议注意事项: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遗赠扶养协议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必须遵守,切实履行。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解除。如果一方要变更或解除,必须取得另一方的同意。 2、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的、相互附有条件的,它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3、遗赠扶养协议不仅有遗赠财产的内容,而且还包括扶养的内容。 4、遗赠扶养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 5、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抚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无效。
1.不是。 2.遗赠扶养协议和过继协议的区别是比较大的,具体如下: (1)、两者的法律适用以及相关情况都是不同的。过继是我国某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法律上并没有过继的概念,与过继相近的法律概念是收养。在某些农村,过继是指为了传宗接代,而将近亲属的男性后代“过继”到自己名下,作为自己的后人,为自己传递“香火”,被过继的人是“嗣子”。过继一般发生在兄弟之间,也叫立嗣。因为过继不是法律上的概念,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用法律来“保护”权益。如果户口已经“过户”,在户口簿上注明为“父子”,且符合民法典收养编的规定的,应当按照收养的规定处理双方之间的关系,否则,如果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就不应认定为父子关系。 (2)、两者的相关义务也不同,如果符合收养的规定,则形成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双方都对彼此享有亲属权,也就有了抚养的义务。但是遗赠抚养协议中双方是基于协议达成了抚养关系,所以抚养的义务也是在合同中写明的,双方可以基于共同意愿对义务做出修改。
遗赠扶养协议可以口头。遗赠扶养协议也是协议的一种,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但是为了便于将权利义务确定下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当事人也可以采取书面形式等可以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5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