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打人没有造成任何损伤一般不会被处罚,且《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也明确规定,因为民事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行为,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公安部门可以依法调解...
在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有下列四种: (一)和解 (二)调解 (三)仲裁 (四)诉讼(一)和解。儿童伤害民事纠纷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事实上,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是工伤事故中工伤职工或死亡职工家属的赔偿之间的纠纷。现实中,这样的纠纷很多,对于工伤职工来说,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纠纷是很有必要的。工人发生工伤事故后,可参照下列程序进行处理:1、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申请。2、工伤认定不一致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3、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5、根据伤残鉴定等级,依法赔付。
财产类民事纠纷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现因民事纠纷产生斗殴等情节,公安局应对纠纷中的肇事方或过错方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凡持械伤人或故意损坏财物者,应视情必须给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罚款的处罚纠纷双方均有错且又均符合治安处罚条件的,必须视情分别给予处罚。治安处罚不影响对民事赔偿的调解。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处理,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交由当事人双方签字生效。“调解协议书”应存档备查。对不服公安派出所调解意见的,应劝导双方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