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该诉讼时效中断,时效从中断之次日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中华人民...
按照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行政诉讼中没有诉讼时效的概念,准确的表述应为行政诉讼起诉限期,确认行政行为无效是否受起诉期限限制,各国通行的规定是不受起诉期限限制,如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新行政诉讼法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江必新副院长在全国法官培训中,也认为无效行政行为不受起诉期限限制。在2018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出台前,我国法律并没有相关的规定,行政诉讼不受起诉期限限制只是法理上的探讨和个别法官的个性化判例。2018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解释第94条,基本确立了行政行为无效不受起诉期限限制的原则。但该解释第125条又作出了特别规定,即对于2015年5月1日之前作出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王某等六位保证人与原告签订的《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书》约定保证期间为10年,在主债务偿还期限为1年的情况下,该约定损害了担保人的权益,违反了公平诚信原则,将导致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有效期间长于诉讼时效,实质是以约定排除诉讼时效的适用,因此,此种约定无效。在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后,主债务人徐某重新确认债务的行为对王某等六位保证人不产生法律效力,王某等六位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债务人如何认定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从债权人在确认债务人拒绝还款起开始计算。来催款函,说明债权人并未认定债务人拒绝还款,诉讼时效尚未开始。无论是否签收,债务的存在不需要债务人另行认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613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