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
尽管遗赠与遗嘱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他们在本质上却有着很大不同。1.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 2、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民法典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在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3、是否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不同受遗赠人只享受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如遗赠人生前负有债务的,应先用遗产清偿债务,剩余的遗产再执行遗赠,但受遗赠人本身不负有清偿的义务;遗嘱继承人既有依遗嘱继承遗产的权利,又承担在遗产继承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4、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处取得遗产;遗嘱继承人有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以实现其继承权。遗赠和遗嘱的区别就在于,遗赠中是把遗产赠送给了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如果有遗嘱,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也是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的,当事人的继承权就不可以被侵犯。
关于遗嘱与遗赠的书写区别为所谓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设定遗赠的人称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受赠人或遗赠受赠人,通过遗赠赠与的财物称为遗赠财产或遗赠物。遗赠是单方的、无偿的法律行为,只须遗赠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并不需要征得受赠人的同意。但遗赠不同于生前赠与,必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具备设立遗嘱的法定要件方为有效。
根据《赠与公证细则》及《民法典》关于遗嘱和赠与的区别的有关规定: 1、赠与人可以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遗嘱人和遗赠人只可为公民,且遗嘱人范畴包含并大于遗赠人范畴。 2、赠与人可以为在常规生活或常规运营中实施赠送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遗嘱人和遗赠人仅可为在生前最后一次实施赠送或叮嘱的公民。 3、赠与人为依法自愿将其拥有的财产无偿赠送他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遗嘱人和遗赠人则为对其死后的财产进行处分或对其死后的其他事务进行安排的公民,其中,遗赠人仅指对其死后的财产进行处分的公民。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96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