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被教唆人犯什么罪,教唆人构成共犯,没有独立的教唆罪名,只有14-16岁之间犯8类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岁不存在上述情形,建议委托...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教唆未成年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根据不同情况定性。根据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先要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实施犯罪行为时,未满14周岁的,不认为是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只有成年人构成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2、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在实施8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与教唆者形成共同犯罪。其他类型的犯罪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 3、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对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双方都构成犯罪,则为共同犯罪。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教唆未遂这种情况是属于非常特殊的,对于教唆未遂,如果对方没有达到犯罪的情形的话,一般不会构成犯罪。 1、教唆没有传达到被教唆人; 2、教唆没有被接受或者没有被假装接受的; 3、他人接受了教唆但没有着手实行犯罪; 4、被教唆人所犯的罪与教唆的罪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5、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即被教唆人实施犯罪不是教唆所引起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0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