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应该从世界范围来看,低龄儿童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有所增加,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急速发展,激剧增长的信息量不仅促使...
是。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满十四岁未满十八岁的人犯罪,应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十四岁不到十八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阶段。这是未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该,遏止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势头的现实需要。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对低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矫治不力是主要原因。作为最严厉的法律规范,刑法本应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威慑作用。而现行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却恰恰使得刑法的威慑力受到削弱,从而助长了未成年人的犯罪欲望。同时,据相关实务界工作人员统计指出,未成年人恶性刑事案件中,行为人年龄多集中于13周岁,最小的为10周岁左右,且该年龄段的恶性案件比率还在不断上升,并趋向暴力化、残忍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继续以14周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或许已经不合适了。因此,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就成为许多学者期望能遏止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势头的举措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年龄(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41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