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成为该公司股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获得收益。股东获得资产收益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分配股利、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以获得...
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成为该公司股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获得收益。股东获得资产收益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分配股利、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以获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是公司总资产与总负债之间的差额,即净资产。股东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股东权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股票的票面价值(股本)和资本公积相当于股票出售给公众的收入,股东权益和盈余公积相当于从利润中提取的股权回归公司。
什么是股东权益及其比率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债务所余下的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总资产小于负债金额,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这家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前者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公司法》第4条提到了“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权”。我前面讲了,通常包括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的权利。分配剩余财产,那是清算时考虑的问题,我这里先跟大家讲讲,分配利润是怎么回事。 公司当年赚了钱以后,一定是先纳税,股东分配的是税后的利润。可是税后利润也不能一股脑分完了,毕竟公司需要发展,也需要储备一部分资金。所以按照法律规定,需要先提取10%的税后利润作为储备金,也就是“法定公积金”。 这里需要提示一点,公司发展有赚有亏,如果以前亏损了,那必须先把以前的亏损补上,股东才能分钱。 公司也可能发展的很好,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数额都达到公司了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那说明公司至少有注册资本一半以上的储备金了,无论是公司发展还是承担责任,都比较有保障,这个时候公司就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了,股东也就可以分得更多利润了。 当然,如果公司想要储备更多资金,那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以后,再提取一部分任意公积金储备,然后股东再分配利润,这个就由公司自主决定了。 至于股东可以分多少,通常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是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而股份有限公司则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55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