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事故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 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
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 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同法院的裁判书一样,当事人必须履行。当败诉方在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胜诉方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能体现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在保证实现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保证了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顺利发展。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如下: (一)委托:医鉴办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 (二)受理: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在规定时限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三)组成鉴定组: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四)组织鉴定: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7日前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出席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得超过3人,专家组进行讨论,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二十九条); (五)再次鉴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规定时限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从这个条文来看,医疗事故的处理只是通过协商解决和诉讼解决。明显,仲裁是不能适用的。 3、因为《仲裁法》是属于法律的范畴,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政府条例,两者的法律效力肯定是前者大一些。因此,医疗事故是否能仲裁还是要参考地方司法政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1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