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属于从犯,比照主犯减轻或从轻处罚。如能退脏、立功、认罪,可以争取缓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或者重伤就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后果不严重进行行政处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主要是看主观是否存在故意,如果没有故意,则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但需承担事故的赔偿责任。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的是肇事逃逸,如果不知情而离开现场,要由交警根据调查的情况确定是否肇事逃逸。但实践中大多是被认定为肇事逃逸的。
交通肇事逃逸要从两方面来定义,首先,主观方面要在事故发生后有逃离现场的故意,另外就是客观方面已经离开了现场。主观方面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肇事人明知发生了事故,如果肇事人,则不具备主观逃离现场的条件。而客观方面还包括几种情况,即使肇事人履行了抢救义务,将伤者送到了医院之后离开,以及没有逃离现场而是在现场附近藏匿,同样也算逃逸。如网友对事故发生并不知情是可不算逃逸的,但需要相关证据去佐证,认定难度很大。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是不算肇事逃逸的。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699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