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存疑不起诉后应该释放当事人,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
存疑不起诉后应该释放当事人,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应当解除刑事强制措施。但是,不起诉分为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相对不起诉的,可以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释候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六个月。在保释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保释候审、监视居住期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保释候审、监视居住。终止保释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及时通知被保释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犯罪情节轻微的,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0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四款规定决定不起诉的,在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提起公诉。这是检察机关对存疑不起诉案件保留公诉权的行为规范。司法实践中,常有一些案件,由于关键证人短期内无法找到,共同犯罪案件其他犯罪嫌疑人在逃等原因,在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情况下,往往很难排除一些合理怀疑,而基于办案期限,为保障人权,只能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但这并不是说犯罪嫌疑人客观上没有犯罪,一旦相关证人找到,或者共犯被抓获,案情就会显得清清楚楚,此时如能证实原先被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有罪而不将其交付审判,实有悖“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2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4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