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具体看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对责任的划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最高时速不大于20公里/小...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护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20年。但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10年;70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凭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8、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10年。对不满16周岁的,年龄每小1岁减速1年;对7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最低均不少于5年。 9、被抚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人抚养到16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抚养20年,但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最低不少于10年;70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对其他的被抚养人抚养五年。 10、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1、住宿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悖凭据支付。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 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 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 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 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 6、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7、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全部赔偿,对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当前规定赔偿。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虽然意外是在道路上发生的,看似也是机动车有关,但本人认为不属于交通事故。认定为交通事故的几个要素,机动车的参与,发生在道路中,是否移动还是静止不是必要条件,违反交通法规,非故意行为。 车辆已经处理静止状态,虽发生在道路上,但发生意外并不是机动车和机动车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而是在修理人员在修理地程中,并不是参与交通过程中。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双方均都在参与交通过程中,发生意外,才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比方说车辆坏在路边,其它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在参与交通过程中,撞上车辆,那就属于交通事故了。 3、此次事故本人认为应该认定为安全事故更为准确。作为受害方,可以理解,如认定为交通事故,交强险和商业险的保险公司赔偿更有保障。但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保护的不仅仅是伤者,同时也保护保险公司合法权益,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不能为了同情伤者,生拉活扯跟保险人公司粘上关系,让其赔偿。 4、对于此次事故伤者的救济,可以从两个途径处理。 如修理工跟单位是签有劳动合同关系,属于工伤。家属应及时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申请劳动仲裁请求工亡赔偿。 如修理工所服务地是修理店,是雇佣关系,家属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雇佣关系,雇工在工作中受伤,由雇主承担责任。 也可以以人身侵权,向法院起诉,请求车辆方赔偿,车辆方对意外的发生明显有过错,应该根据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36人已浏览
663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