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仲裁法规定一般经济纠纷的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
规定劳动仲裁时效的意义:第一,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时效制度的作用是使事实状态与法律状态一致,从而结束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不稳定状态,使其在法律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再提出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第二审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2)当事人不得再行起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最终确认。至此,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议标的已经解决,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能再以同一争议标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强制执行。二审判决、裁定作出并送达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其中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如果义务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义务,权利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仲裁结束后,仲裁机构将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仲裁裁决生效后的法律后果。根据《仲裁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的效力体现在:1。当事人不得再次申请仲裁。2、仲裁机构不得随意变更有效的仲裁裁决。也不得提起诉讼。3、其他机关或个人不得变更仲裁裁决。4、仲裁裁决具有执行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第4款)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劳动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资主张的,才受到仲裁时效限制。因此追索加班费的诉讼时效至少为1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4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