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32行“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本纳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扣除费用6万元和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通俗的理解为工资、薪金所得总额(如果基本工资按3000算的话,为),(单位应该为你交了保险了吧)减去个人交纳部分的社会保险额和住房公积金(社保大概金额200,自行按实际数算),减去不征税部分(这一部分不知你是否涉及到了,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的副食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总的来说就是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个人交纳部分的社会保险额-不征税部分,起征点2000,超过2000的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大概算算就是=9800,为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按20的税率扣除,速算扣除数375(参考楼上同胞的)=9800*20%-375=1585,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利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无论是否支付款项,都不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的当期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入,也不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直接法:企业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补充的以前年度损失后的馀额为应纳税收入额。公式为:应纳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的年度损失间接法:根据会计利润总额加减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应纳税收入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调整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扣除的税收金额。
应纳税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售税额的当期收入税额的销售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含税额的换算。其计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31人已浏览
681人已浏览
1,900人已浏览
30,4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