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做劳动能力鉴定,再根据伤残等级、工资标准、治疗情况等因素计算赔偿。伤者可争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
你这种情况属于工伤,应该按照个工伤来处理,享受工伤待遇。 首先,你要进行工伤认定,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先行到局认定工伤,再做劳动能力鉴定
不低于所在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对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关于工伤理赔这个问题,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参考数据,这个参考的依据是按照各地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中所规定的赔偿标准计算的。 达到最低十级及以上伤残的有三项赔偿,分别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社保支付给伤者)、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社保支付给伤者——也有些地区规定该项赔偿由企业支付给伤者)、一次性伤残再就业金(由企业支付给伤者)。 没解除劳动合同(意思就是你还在这个单位继续工作)只领得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有些地方没解除劳动关系也可以领到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如果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得到一次性伤残再就业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如不解除劳动合同,则暂时得不到。 法律允许工伤事故赔偿“私了”。 《工伤保险条例》第52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可见,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决个工伤赔偿事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逃逸责任认定: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都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认定结果为双方均无责任,即事故,逃逸方应承担全部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终身禁驾。受害人因逃逸死亡的,依照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5人已浏览
1,075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