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
涉及到违法,是否达到犯罪程度 非法占有农用地行为通常表现为: 其一,未经批准占用农用地,即未经国家土地管理机关审理,并报经人民政府批准,擅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 2、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 3、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4、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1、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以及冷暴力。 2、婚姻中一方遭遇家暴可以报警,之后诉讼离婚,将报警证明、证人证言、验伤证明作为家暴的证据提交给法院。
慈善捐赠是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募捐应当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慈善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如果慈善组织借助行政机关,通过下发文件等形式要求单位或者个人捐款,属于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但违背了捐赠人的自愿性,而且容易导致单位或者个人对慈善的误解与抵触,不利于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摊派或者变相摊牌的,《慈善法》从两方面规定了法律责任:一是根据《慈善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开展募捐活动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二是根据《慈善法》一百零八条规定,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5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