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肇事逃逸后自首时间的界定是没有限制的,在逃逸之后公安机关没有抓捕之前主动去投案的就会被认定为自首。其实就算公安机关已经抓获了,但是,在此期...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要看逃跑是定罪还是量刑,然后分析自首的行为,分析逃跑行为和自首行为,逃跑是量刑的情况,自首依法减轻处罚。
目前没有明确规定自首期限,逃逸期间可以随时自首。也就是说,肇事司机逃逸后,只要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都算自首。 交通事故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视为自首,但应当依法以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处罚和从宽处罚。 不难看出,刑法规定的精神不是鼓励肇事者逃逸,而是鼓励逃逸者积极投案。 确切地说,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鼓励肇事者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从而获得被认定为自首并从宽处罚的宽处理,这是法律为肇事者提供的第一次机会。 如果肇事者逃逸,浪费了这个机会,法律鼓励逃逸的肇事者自首。虽然他们受到严重法定刑罚的惩罚,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自首获得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提供的第二个机会。 若肇事人再次错失良机,仍未自动投案,则在被查获归案后,并未自首这一法定从宽处罚情节。
肇事逃逸后只要是自己投案就算自首,没有时间限制,如果被抓就不是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的认定标准: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4、可供自首的对象: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单位。 (3)城乡基层组织。 (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80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