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包括: (一)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
1、法定继承者一般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并且,前述的子女一般指的是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赡养老人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赡养协议应根据各子女的经济情况来确定。子女之间也是手足之情,不要斤斤计较。赡养协议中,可注明老人每月应当的生活费及病时的医疗费如何分摊。老人的财产也可在赡养协议中注明,在老人出世后怎样分割。然后大家签字认可。也可公证。最重要的一点是,血脉亲情。不要忘记做人的原则。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又如何面对社会?要记住,你是你孩子的榜样。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将来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这不是报应,而是榜样的力量。
1、法定继承是一种法律推定继承。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所立遗嘱无效时,法律根据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近亲属关系,推定被继承人生前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由全体继承人按照近亲属亲等的近远、一般均等分配的方法进行继承。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在我国继承人对于遗产的分割协议包括如下内容: 1、继承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和职业以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等基本身份信息; 2、继承的遗产的名称、数量、地址等基本信息; 3、遗产的分割方式。即分割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4、其他内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1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