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结果三类。 其中物是指物质财富,包括自然物,如森林河流,也包括人造物,如房屋、汽车;非物质财...
一般来说,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结果三类。 其中物是指物质财富,包括自然物,如森林河流,也包括人造物,如房屋、汽车;非物质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与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的对象,比如: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有价证券。可简单的理解为:主体间双方要求分配或者争夺的对象(在债权类中则理解为结果)。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法律客体是法律关系发生和存在的前提。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如下几类,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法律关系主体,也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法律对一定社会成员或组织确认为法律关系主体是通过对其能力的确认来完成的。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劳动力。 1.劳动行为。即劳动者为完成用工单位安排的劳动任务而支出劳动力的活动,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它作为被支出和使用的劳动力的外在形态,在劳动法律关系存续期间连续存在于劳动过程中,在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中主要承载或体现用工单位的利益。 2.劳动待遇和劳动条件。即劳动者因支出劳动力而有权获得的、用工单位因使用劳动力而有义务提供的各种待遇和条件,是劳动法律关系的辅助客体。其中,劳动待遇是对劳动者支出劳动力的物质补偿,劳动条件是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和保护安全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它们从属和受制于劳动行为,主要承载或体现劳动者的利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20人已浏览
3,700人已浏览
585人已浏览
5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