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照《全民所有制经营责任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企...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是: 1、现今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XX或XX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私营股份有限公司,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XX《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1998年8月28日。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而私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是生产资料属于个人所有的企业。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国有企业是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国统字〔1998〕200号)第九条规定、私营企业是指根据国家统计局,也就是私有制,另外从所有制上讲的话。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所谓的控制权不同。2。包括按照《公司法》,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1、《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合伙企业法》,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如下: 1、民营是一个非国有国营的概念,即凡是非国有国营的都可以称为民营。民营不等于私营,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以及国有民营企业。 2、私营企业是一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概念。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该条例在界定了私营企业的概念后,同时描述了私营企业的特征,这包括: (1)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 (2)企业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有八人以上的雇工。 (3)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3、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民营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私营是从产权说的,后者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前者以前只是存在于学术理论上的说法,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说这个,但在工商部门是没有民营的统计口径的,只是在科技部门有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
民营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区别是大体上,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是俩个可以等同的概念,不同的是,民营企业是根据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派生而来的,是一个很不规范的概念,而私营企业却是一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概念。 私营经济是由个体经济发展而来.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民营不等于私营,民营化也不能等于私有化。现在国外有部分学者把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认为是同一概念,是不对的。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其内涵和外延的不同而把二者区分清楚。私营经济是专指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即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企业。从法律上说,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而私有经济,则是非公有制经济,现实中它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三部分。 “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这个概念由于历史原因不易摆脱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6人已浏览
401人已浏览
361人已浏览
16,5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