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1月28日,四川省叙永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30人“网络水军”团伙勾结多家知名网络媒体内部人员,以有偿发布虚假信息及有偿删帖的方式,非法获利...
本案属于数额较大,没有前科、退赔、缴纳罚金,缓刑应该没有问题。按照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诈骗公私财物,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追逃被抓的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就可判处缓刑。
1、如果进行网络招嫖的组织者有组织卖淫的情况,会构成组织卖淫罪,依据具体的情节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 2、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并有杀害、伤害、绑架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373人已浏览
4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