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1.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2.单位负责人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
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有关地方人民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上述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穦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2、事故报告内容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的新情况,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刑法处罚一般为重大安全事故,即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或者100万元以上。司法实践一般在三至五年以下量刑,后果特别严重的,可以排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安全事故可能涉嫌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重大群众性活动、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等。
《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的处罚类型包括: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四、没收违法所得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48人已浏览
427人已浏览
551人已浏览
2,0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