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
缓刑扣除了早期的拘留时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具体的刑罚制度,宣布缓刑必须以刑罚为前提,不能脱离原刑罚和独立存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拘留期限一般为7天左右,最长不超过37天。公安机关认为被拘留者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交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审批时间可延长一至四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审批时间可延长至30天。
缓刑的时间不算羁押的时间。缓刑和羁押是不相同的。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羁押是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 【辟谣】 被判缓刑就一定不用坐牢? 真相:不是 解析: 缓刑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的刑罚制度。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虽然在缓刑考验期内不要求被收监服刑,但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规定,服从监督,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请考察机关批准。 考验期满,未违反规定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若是在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禁止令,情节严重的,或者犯新罪、发现判决前的漏罪的,则撤销缓刑,予以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提醒】 申请缓刑条件是什么? 申请缓刑条件如下: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先拘留的时间不能折扣缓刑考验期,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拘役缓刑期限在原判刑期一年以上,但不得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期限在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一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