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参照既遂犯的处罚,二是适当的宽大处罚,即比较既遂犯的轻或减轻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或...
犯罪未遂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包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未遂的主要特征是: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只实现了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犯罪的目的或者犯罪结果的故意。对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想要实施的行为没有实施。无论行为还是结果,都是刑法作为犯罪客观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犯罪失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无法控制的主客观原因。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对于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既遂犯的处罚。1、犯罪未遂应当承担刑事责任。2、因为刑法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要确定犯罪未遂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在确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犯罪未遂的特点和处罚原则。犯罪未遂的三个组成部分或特征也是区别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式的标志:1。行为人已经开始犯罪,这与犯罪准备不同;2、犯罪未完成(未成功)而停止,这与犯罪既遂不同;3、未完成形式的犯罪停止是由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不同于中止犯罪。对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问题,应注意两个方面:1、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2、适当从宽处罚,即可比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绑架未遂应当比照既遂从轻处罚。 绑架罪的既遂与未遂和中止 犯罪既遂是指某一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实践中,有的人认为只要绑架行为实施完成,即构成犯罪既遂,也有人认为应当以是否实际取得财物利益或其他非法利益为判断既遂行为的标准。笔者认为,评判既遂未遂不能简单地从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上机械地分析,绑架罪客观行为应当视为单一行为而不是双重行为,应当以绑架行为是否已实际控制了被害人质,并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如果行为只实施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对人质的人身实际控制,不构成既遂,那种以是否实际取得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为客观评判标准是简单的结果论。王某因赌博输了钱,就产生绑架小孩A的念头,一日上午将A绑至一偏僻的旧房内,要求A的父亲送5万元钱。后见A苦苦哀求,王将小孩放掉。对此案的犯罪形态的认定直接关系到王的量刑,有人主张绑架既遂,有人主张绑架未遂,还有主张绑架(中止),这样偏差缘于对绑架罪既遂的标准的不同理解。很显然,王某在实施绑架行为以后,由于自动放弃继续勒索行为,结束控制被害人处于的不法状态,应当以中止犯论处。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罪、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385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