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间贷款中提到的几分利一般是指每月利率为百分之几,借贷利息=本金×月利率×借贷月数。比如贷款本金是10000元,息为两分,月利息为一个月。=...
4分利息,如果是年利率则为年利率40%,如果是月利率,年利率达到48%,当然是高利贷了。在法律上认定的高利贷是指超过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按照月利息来说,民间借贷月利息不超过2分,是在合法范围内的,月利息超过3分,是不合法的。可以这样来看,月利息2分,指的是月利息率是2%,月利息3分,月利息率就是3%,换算成年利息率分别是24%和36%,国家规定,年利息率不超过24%,是受法律保护的,超过36%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而人民银行公布的年利率为6%左右,也就是说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5%,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而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约定的利率大多数均超过了该规定,于是许多借款人故意欠钱不还,等着出借人起诉甚至主动要求出借人起诉,因为通过诉讼,他们所承担的利率就不能超过银行的四倍。这种恶意欠债并规避法律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讼费,也浪费了有效的司法资源。
民间借贷利率主要分三个阶段规范。约定不超过每年24%的法院予以支持;约定高于24%不超过36%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但债务人已经支付了要求返还的,法院不与支持;超过36%的,借款人已经支付的可以要求出借人返还。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显而易见,民间借贷的随意性、风险性容易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向私人借钱,大多是在半公开甚至秘密进行的资金交易,借贷双方仅靠所谓的信誉维持,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无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遇到情况变化,极易引发纠纷乃至刑事犯罪。由此看来,民间借贷也必须规范运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为了避免借贷双方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借贷要合法 合法的借贷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诈骗、贩毒、吸毒等非法活动,仍予以出借的,国家法律不予保护,出借人不仅得不到债权,还会受到民事、行政乃至刑事法律的制裁。若一方乘人之危,或用欺诈、挟迫等手段使对方违心借贷的,则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责任的出借人只能收回本金。 订立协议 现实生活中,有的出借人往往因对方是亲朋好友,碍于情面或出于信任,借贷时没有出具书面字据。这样,一旦借款人否认,出借人就很难保障债权。即使诉至法院,也会因无法举证而陷入败诉的结局。因此,出借人必须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借贷协议,载明借贷双方的姓名、借款种类、币种、数额、时间、期限、用途、利率、还款方式、保证人和违约责任等条款,签字画押,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405人已浏览
424人已浏览
1,2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