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收集行政诉讼数据: 1、法院有权调取有关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公民; 2、原告或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证据的数据,但不能自行收集并向法院申请...
诉讼请求是用来准确简洁地表达请求审判的原告的主张;原因事实,又称诉讼理由,是原告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的案件事实。诉讼标的,又称诉讼标的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第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选举代表人进行。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代表的当事人有效,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的,应当经代表的当事人同意。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未提起诉讼,或者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损害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上诉。
连续犯,即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通说认为,连续犯仅限于每次行为能独立构成犯罪的情形。若连续实施同一种行为,但每次都不独立构成犯罪,而行为总和构成犯罪,则是连续犯。同种数罪与连续犯之间是涵盖关系,即前者包括后者。故二者区分标准为:(1)罪过形式不同。连续犯在主观上是基于同一或概括的故意;同种数罪的各个具体犯罪的罪过形式并不要求均为同一故意,并且各个独立之罪的罪过之间不具有连续关系。(2)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各异。连续犯实施的数个行为之间具有连续性,而同种数罪之间不具有这种连续性,可以在不同场合和时间处于各自的罪过。(3)处断的原则不同,连续犯不数罪并罚,同种数罪则不然。
诈骗犯罪的数额是指行为人以诈骗手段骗取的数额,而不是最终获利的数额。行为人为实施网络诈骗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应当计入诈骗犯罪数额。比如买电脑,交房租,员工工资等等。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诈骗金额不是个人处理、诈骗或者获利的金额,而是全案诈骗金额的总数。事发前退还的金额应从诈骗犯罪数额中扣除。最终以在案证据证明行为人涉案金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12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431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