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
侵犯未成年隐私权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 2、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在适用此种民事责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是不完全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权利和义务都有所限制。很多民事活动要通过其监护人(一般是父母)来完成。处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国家禁止雇佣童工,与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效力待定。但是未成年人通过创作、或影视活动等,获得活动报酬应受到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因此,未成年人享有对个人财产的财产权。即使是监护人也不得剥夺。
隐私权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自然人所享有的一项人格权。法律还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活动和隐私信息不被他人非法获取、知晓、披露和披露。如果他人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可以通过诉讼手段要求加害人停止侵权。法律保护了个人隐私。侵犯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行为。监视和窥视他人的私生活,通过偷看日记和私人信件来刺探他人的秘密,都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披露当事人的相关信息不是侵权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1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9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