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自首和不自首的区别在于,自首一般可以从轻处罚。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自首。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
刑拘在逃是指公安机关经查证针对犯罪嫌疑人所犯有的罪行已经下达《刑事拘留证》,但犯罪嫌疑人为逃避刑事责任而潜逃,公安机对于这种人员通常会进行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适用条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逃犯自首能否判缓刑,取决于其触犯的刑事犯罪是否是轻微的犯罪。触犯的,应当处以至少3年有期徒刑,即使有自首情节,不会减少到三年以下,也不能判缓刑。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自首是减轻刑法的依据,而不是缓刑的依据。
1、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2、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逃逸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属于逃逸致人死亡,就要判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逃逸致人死亡还是当场死亡,需要进行调查、鉴定。这一点非常重要。4、当然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处罚。5、还要附带民事赔偿。6、如何涉及到交通肇事逃逸就要尽快找律师会见、调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积极处理赔偿事宜、提供法律辩护,争取从轻、减轻处罚、判缓刑。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可以比照以上相应情况的处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9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713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