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即为双方的签约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由劳动者本人与用工单位签订,而集体合同则是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因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协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两种,对这两种争议的解决方式是不同的。 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方面的人员,共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 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的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提交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工业和区域集体劳动合同对当地工业和地区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因签订集体合同而无法解决争议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依法生效之后,对用人单位和全体劳动者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在集体合同中还包括专项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因履行集体合同产生的争议即属于集体合同争议。根据《劳动法》规定,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面提出协商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视情况进行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按照国家有关处理劳动争议的规定处理。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集体合同规定》《劳动法》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6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