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偿还所有债务、违约金和罚款。但:对个人信用的影响必须在5年后才能消除。在中国,债务人(俗称老赖)广泛存在,这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慢性病...
欠款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一般不在监狱承担刑事责任。除此之外,只有两种情况。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债务人的,法院判决债务人如期支付债务,债务人未履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暂时没有新政策,失信人还是将无法正常购买机票,火车票,高铁票等,无法正常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发现个人银行卡里有资金或其他个人资产将会被马上封存。 2、《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中国法院最新对付老赖,老赖法院怎样执行?2010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了限制高消费等一系列问题,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称,《规定》出台的目的是通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避免恶意逃债,最终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等原因,一些被执行人一方面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从事各种高消费行为。《规定》的颁布,为惩治“老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规定》指明了限制高消费的对象、原则、范围、程序、法律责任等问题,确定了限制高消费的对象是有清偿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凡是被执行人有拒不申报财产或者申报不实、拒不配合法院查找财产等消极履行的行为、规避执行的行为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发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根据情节,作出如下处理: 1、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贷款融资及办理信用卡。 2、限制高消费,禁止进入高档消费场所,限制乘坐高铁、火车软卧、飞机等。 3、限制出入国边境。 4、查封、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 5、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有价证券。 6、抽查被执行人住所或者营业场。 7、对逃避执行的行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8、其他法律赋予的职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9人已浏览
3,351人已浏览
5,055人已浏览
5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